Skip to content
Go back

我放弃了给日记分类,让记录的摩擦力降到最低

Edit page

我又折腾了我的日记写法。

之前我参考一些笔记方法,在使用Obsidian记日记加上了分类标识,比如用不同的颜色图标来区分:

希望在记录时就做好归类,方便以后回顾。但实践下来,我发现这个系统有两个问题:

  1. 它增加了输入的摩擦力。 每当我随手记点什么的时候,大脑总要多转一下:“这件事算什么分类?” 这个小小的停顿,就是一种决策摩擦。有时候,一个想法闪过,就因为这一犹豫,记录的冲动就减弱了。

  2. 分类的效果形同虚设。 我翻看了一阵自己的日记,发现绝大多数条目最后都被我归入了“⚫️ 杂事”。这让整个分类系统变得毫无意义,反而成了负担。

所以,我再次修改了日记模板,彻底放弃了分类。

现在,我的日记只保留时间戳。

我通过快捷指令 (Shortcuts)QuickAdd 插件在Obsidian中实现快速捕捉。

时间戳记录快捷指令

时间戳记录QuickAdd设置

这套组合(快捷指令/QuickAdd + 纯时间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再需要思考“这是什么”,只需要“记下”,它极大地减少了我输入时的决策摩擦力。

时间戳本身就是最关键的上下文。 一天下来,所有的记录汇聚在一起,按时间排序,就是我每天最真实的状态。当我回顾:

20250604 15:05 🟠 换了一个 Astro 的主题,这回部署成功了,毕竟是国人制作的主题,文档阅读方便很多。

20250606 15:11 🟠 给周记站补了图,Astro 有处理图片的功能,挺好的,但是对小白来说似乎也不太友好,好在有 Gemini,一路指引,终于搞定。

我立刻就能回忆起当时在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是怎么解决的。

这也不影响复盘。我个人关注的领域本来也就那么几个——效率工具、项目进展、阅读、个人成长。在做周记或月度回顾时,这些主题会自然地从流水账中浮现出来,根本不需要我提前打上标签。

至于那些需要详细阐释的复杂想法,我也找到了一个更顺畅的流程:用双链另开一帖。

比如,我在 20250529 12:57 产生了一个关于笔记方法的灵感,我会在日记里写:

20250529 12:57 🟣 成型的想法或者说需要深入的想法,另开一个笔记集中记录,笔记连接到当天日记当中去。[[20250529-日记的写法]]

这样一来,我既保证了想法产生的当日场景(它被锚定在 20250529 12:57 的日记里),也保证了想法能完整阐释(它可以在那个新帖子里无限展开),两全其美。

说到底,日记的核心是记录,是捕捉当下的状态。对我来说,去掉分类,只留时间,反而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纯粹、更接近真实了。


感谢您浏览我的文章,“小陶持续精进”专注自我精进的方方面面,我会在此分享学到的方法论、自己的体验想法、工具的使用心得,以及一些自制的小工具。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是我制作的日历版时间记录快捷指令,可以无压力记录时间,将自己的时间开销可视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了解并购买。

日历版时间记录快捷指令


Edit page
Share this post on:

Next Post
2025年43周:亲测浙里办年检+ChatGPT项目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