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终于面临人生抉择

再过三四个月,在这家公司就快6年了,6年中有不少次同事离职问我要不要一起,当时氛围和待遇都还过得去,加之有家有口不一定承担得起这份风险,就一直呆到现在。

去年年中,人事大地震,领导全换了遍,以前能说得上话的很多话也没法说了。新领导阿里空降,对行业基本逻辑一窍不通,却有异常自信,总认为一个锤子可以敲平所有钉子。一番折腾下来,所有人被卷得筋疲力竭,地区数据却一天比一天难看,个人的境况也越发飘摇起来。

我自认对新技术和新趋势还是有一定的关注的,有想法在生产内容方面做一点个人的尝试,加上去年底AI兴起,明显感觉到有了一个新的风口。但是,自己做能不能成,心里又是没底的。

这几天阿里又爆大规模裁员,整个杭州的就业市场更加灰暗了,朋友们都说先苟着,可真能苟得住么,后面究竟该怎么走呢?

自媒体折腾第二周:小红书更重互动、微信公众号纹丝不动

本周是开始折腾自媒体的第二周。

更新情况

因为Raycast推出了Pro方案,12号在小红书上更新了一篇图文笔记,笔记链接如下: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45d22bd0000000013000004

微信公众号未做更新。

数据复盘

本周只更新了一篇,所以数据来源仍主要来自上周的更新。

第一篇自我感觉版式不适合小红书的笔记,数据相对最佳。观看量第二好的是介绍Microsoft Outlook的,这有点让我意外,私下归因两点:

  1. 邮件客户端相对是一个较为广泛的需求,Microsoft Outlook是老牌知名产品,自带认知度和流量。
  2. 这篇笔记的观看量是1345次,评论数是6个,点赞数是4个,收藏数是1个,作为对比,数据第三介绍Drafts的笔记,观看量是499次,评论数2,点赞量11,收藏数8个。有理由相信,对小红书来说,评论数是权重更强的互动,评论数更多的笔记更容易获得流量倾向。
  3. 目前为止数据最差的是我12号更新的笔记,介绍Raycast Pro服务的。到目前为止观看量止步88次,猜想归因如下:
    1. 更新频率低,没有吃到新手流量扶持的连续红利。
    2. Raycast作为效率工具还是比较冷门了,上周发布的介绍该应用的笔记数据也不太好,观看量仅为225次。
    3. 图片、文本本身质量不太好。图片缺少冲击力,不够吸睛,文本主要是功能介绍,过干了。

微信公众平台,看数据来说,可能几乎全是我自己的动作记录,也许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冷启动的概念。我在想,公众号可能更适合作为一个私人站点之外的网络存档来考虑,万一,哪天有几乎建个粉丝群什么,公众号可以作为自动应答的承接。

自媒体初步尝试:小红书、微信公众号

我决定给自己找个退路,说退路也好,兴趣也罢,反正现在想到的是试试自媒体能不能搞出点东西,能最好,不能就当解压图乐了。

前天(5月3号),我尝试在小红书上写了第一篇笔记,内容同步到微信公众号上,主要内容是软件介绍。

最初想到使用的工具是Craft,成品好看,但是不符合小红书4:3的比例,一眼看上去很反直接。

所以换了个思路,公众号还是传统的文本为主,小红书用Pages做了一个封面,文本内容同公众号。

截至5月5日凌晨,两平台的数据如图。

小红书对新人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好的,连续两天更新就有扶持流量赠送。我大致看了下给我点赞和收藏的账号,不少是三无账号,不确定是不是官方的僵尸粉,无论如何,看到数字增长就很开心。

反观微信公众号,所有动作是我自己产生的,到现在其实什么都是0。也许它的机制更倾向于人际传播,但我不太想主动在朋友圈里推广,所以可能冷启动就很难。

我会持续更新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关于 AI 的父子对话

崽一直对画画很有兴趣,目前看来远比我有天赋得多,于是,这学期给他报了青少年宫的国画课,从此,每周六上午对他来说成了非常开心的一段时间。

他说他想当一个画家,我对此其实比较悲观,跟他说画家可比较难出头,而且,现在的画家需要的能力都远高于画画这个技能本身,还要会叙事,有自己的表达,另一方面,现在的 AI 已经可以把文字转化成图片了,完成度非常高。崽听了非常震惊。

“如果 AI 现在可以自己画画了,那是不是和 MOSS 一样有自我意识了?”晚上洗澡的时候,崽问。

“自我意识是没有的。它还是执行的人的指令。”

“但是,它已经会画画了呀,甚至比人手动画得更好。它会不会和 MOSS 一样,最终毁灭人类?”

“MOSS 如果仅仅是电影里的表现的话,其实也没有展现出自我意识,它的动作都可以说是程序的自动化实现。”

“但是程序不都是人类设定好了的么?人类怎么可能毁灭自己?”

“拿你们班来举个例子吧。你们班有 37人,如果说,这 37 个人都工作,是不是有 37 份回报?”

“没错。”

“如果说技术进步了,37 个人的工作,现在只要 20 个人就能完成了,那剩下的 17 个人是不是就没有工作了?”

“对,但是可以不用现金的技术,保持原样,那样大家就都有收入了。”

“是个思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们是 3 班,如果 2 班用了先进的技术,只用 20 个人就完成了 30 多个人的工作,那,他们工作的成果是不是就比你们 3 班便宜了?”

“呃,是的。”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到最后就没人请你们 3 班工作了?”

“啊?”

“那就等于说,如果不先自己淘汰一小部分人,那可能自己最后会被完全淘汰。那其实就是自己在主动或者被动地毁灭部分人类。回归到 MOSS,基于技术和效率,毁灭人类就是合理的选项了,并不需要什么自主意识。”

崽听了沉默了很久。

“就不能大家都有工作都很轻松都有饭吃吗?”

“可能有,但我们可能看不到了。”

希望没有让他对这个世界失望。

Raycast AI 测试

本文有Raycast AI、Notion AI及New bing原创,本人协助修改完成。

什么是Raycast?

Raycast 是一个快速、可扩展的生产力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方便地完成各种任务。Raycast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启动器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或快捷键来访问各种功能和信息,如日历、文件、代码片段、团队协作等。Raycast 还支持自定义脚本和插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和定制功能。Raycast 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高效、个性化的工作环境,让用户更加专注于创造和生产。

相比 Alfred,Raycast 有什么优势?

Raycast 和 Alfred 都是快速启动器和生产力工具,但是 Raycast 在以下方面具有一些优势:


  1. 更加智能化:Raycast AI 可以理解自然语言,帮助用户更快速地完成任务。
  2. 更加可扩展:Raycast 支持自定义脚本和插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和定制功能。
  3. 更加注重团队协作:Raycast 内置了许多集成的团队协作工具,如 Slack、Microsoft Teams、Jira 等。
  4. 更加注重设计美感:Raycast 的界面设计更加现代化,美观易用。
总之,Raycast 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可扩展、团队协作和美观易用的功能,让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Raycast 什么时候推出了 Raycast AI?

Raycast AI 是在2023年1月份开放了早期访问的,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

Raycast AI 是什么?

Raycast AI 是Raycast 的一个新功能,可以让您在 Mac 上使用人工智能的力量。Raycast AI 可以让您更聪明地写作、更快地编码、更快地回答问题。Raycast AI 还可以让您随时随地和AI聊天,无需任何打断。

Raycast AI 是一个基于 GPT-3 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据您的输入生成自然语言文本。 Raycast AI 可以在任何应用中使用,只需按下快捷键即可激活。 Raycast AI 可以帮助您完成各种任务,例如写邮件、编写代码、搜索信息、创作内容等等。 Raycast AI 还可以和您进行有趣的对话,让您感受AI的智慧和幽默。

Raycast AI 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帮助用户完成一些操作,比如改善文本、改变语气、生成标题、摘要文章、将 JavaScript 函数转换为 TypeScript 等。用户可以使用预定义的命令来完成这些操作,也可以创建自定义命令。Raycast AI 还提供了一个 Ask AI 命令,可以在空白的聊天窗口中开始一个新的对话,并继续上下文。此外,Raycast AI 还提供了 API,供开发人员构建更好的 Raycast 扩展。

使用 Raycast AI,用户可以在 macOS 上享受全新的上下文层,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并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提高工作效率。用户无需登录或完成验证码等操作,Raycast AI 就已经准备好为用户服务。

如何加入Raycast AI的等待清单?

登陆:https://www.raycast.com/ai,填写相关信息,等待邀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