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两位前同事稍微聊了聊。两位都是我在铁皮柜公司的同事,境况却大不相同。
铁皮柜公司近年筹备上市,在基层看来,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数据展开,很多时候与长期主义的观念并不一致。因此,在公司较久的员工,思路和节奏有时便很难同步,不少同事由此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了。今天提到的两位同事和我都是类似情况。
我从铁皮柜公司出来后休息了好久,逐渐觉得可挥霍的时间不多了,开始出来重找工作。年初前同事介绍一家小公司,商业模式评估下来大致能跑通,也没多想就进了。第一位同事,姑且叫他老Y,刚刚从铁皮柜公司出来,四处问机会,没想到最后和我进了一样的公司。
公司刚进去时感觉还不错,不太卷,指标也算合理。但是随着不断了解,小公司的局限性便越发体会到了,没有稳定的战略战术,老板的天花板就是公司的天花板,乡情厚重导致各种不均,加上最重要的资金储备不足,就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比戏更有意思。7月底我又离职了,8月底找到了新的工作。
老Y还在里面呆着,他喜欢在不卷的情况下求稳,稳的意思是希望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都尽可能地在自己的舒适区,薪资水平反倒不是第一位的重要。他说:“但凡公司能稳定发工资,其实他可以一直呆着,反正也不卷。”资金不足是这家公司最明显的灰犀牛。不出意外,这两个月,工资停发了,去问,总有回复,却总是拖欠。
我们跟老Y说,想熬到钱到手也不是不可以,借以前积累的资源,帮同事们做做拓展点位的兼职,同时招聘网站刷起来,不要浪费时间了。老Y总是一边说行情不好业务不好做,一边拖延。这周,我们又打电话聊天,跟我说找了份新工作,但是被坑了。他去新公司面试,面试流程走完要求出具上家离职证明,于是他便正式离职交了证明,没想到新公司有所谓试岗,三天后跟他说不合适无法录取了。这下真是两头不靠岸了。
然而已经是这个局面,也只能一往无前地找新工作了。人会执着,会守旧,但市场会平等地给每个选择合理的反馈。
老Z是我从铁皮柜公司离职后不久就出来的,早早找到了下家,主业之余,这两三个月开始借这些年积累的资源给自己变现,寻找合适的点位,铺设自己的设备,让这些设备给他赚睡后收入。我每次都能从和他聊天中学点东西,这周的聊天主要内容就是和他盘算这门生意的可行性和回报率,虽然不是什么大财,但是用他的话说,点位选好,三四台机器搞个每月5000的保底问题不大。
纳瓦尔说:“运用专长,发挥杠杆效应,最终你会得到自己应得的。”人到中年,越发感觉有必要盘算一下自己可打的牌和可给自己留的后手。除却少数几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也无非剩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经验而已。如何让这些东西发挥足够的作用,让自己以后的日子舒服一些,这就是我未来一两年需要思考和行动的问题。
工作带来机会和平台,个人需要从中收获的不应该仅仅是工资,更需要挖掘出能让自己傍身的技能、经验、资源,而首先要树立的认知是自己不是牛马,需要时刻对公司保持忠心,而应该当自己的操盘手,最大化运用公司提供的各种资源,实现双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