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9周
5️⃣2025年19周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本周产出

  • AI播客的制作流程
    • 从工具到内容纯白嫖了还讲“制作”我是心虚的,但是简单记录一下吧。
      1. 把资料上传到NotebookLM,让它生成音频概览。
      1. 下载音频文件。
      1. 导入剪映,用“智能剪口播”功能删除不合适的语气词和口癖。
      1. 如果真是当播客去用其实已经有一个可用的音频文件了,如果是发小红书、抖音这种视频平台,可以再去配视频或者图文,我不会做视频,用可画做的很粗糙的图片。

本周关心的东西

我很喜欢的启动器Raycast最近出了iOS端,我没使用,暂且不提。他们还对免费用户开放了AI功能试用,无需账号,只要安装了Raycast就可以试用,试用次数是50次。
相对于老牌的LaunchBar和Alfred,Raycast非常开放与激进,并且对效率有自己的思考。前段时间推出的“Focus”功能把所有干扰挡在背后,是我非常喜欢的功能。
启动器是一个高频桌面入口,搜索、记录、剪贴板管理、快捷键等等,都可以从启动器开始,而Raycast对第三方服务的集成非常到位,我可以不离开Raycast直接增删改我Omnifocus里的任务,也可以不打开Flomo,直接输入,输完直接发送记录。在启动器里调用AI,直接把AI放在指间,配合Raycast对macOS和第三方的集成,把AI的产出和使用场景的距离拉到了最短。

本周推荐的东西

小时候语文老师讲诗词,撇开词句含义本身,老师强调要知人论事,现在我儿子上学,可能是因为年级还低,诗词也只是简单拆解,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一直以来,在我的概念中,诗词都是被学习被研究的对象,谈不上跟实际生活产生太紧密的联系。但是这期里陆老师的讲述让我受益很多,诗词也好,文学也好,应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是境况、心情的映照,也可以是日常的游戏、仪式。
另外还学到的一点是,学诗词、文学的过程可能跟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有共同之处,都需要大强度的输入,然后再通过其它机制去对文本进行理解,最后再在具体的场景中和人产生共鸣。
咸鱼讲了一套用AI辅助写作的流程:“AI生成提纲 -> 人工深度交互修订 -> AI执笔全文 -> 人工精修”。
我对效率工具一直很有兴趣,因此刷社交网络的时候难免刷到宣传用AI自动批量生产内容的帖子(最近刷到的越发频繁了),说老实话,我很抵触这种流程,自动批量生产,没有人工把控质量,产出的都是垃圾,中文互联网之所以如此低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种钻营平台政策套取利益的思路荼毒。
但是AI要不要利用?当然要。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打破信息茧房还是快速认知一个概念,又或者是深度介入具体业务提高工作效率,AI都是能力很强的助手。助手的意义在于它负责执行,我们负责把控动机、流程、观点、情绪、标准、框架。这些东西是人所原创的,不可能被AI替代的。也只有我们对自我有独立的体察,对世界有深刻的理解,对业务有足够的认知,我们才能找到自己不会被AI取代的独有价值,并驱使AI做让我们满意的产品。
2025年20周:别再折腾工具了!一场关于效率、行动力与个人主线的自省2025年18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