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连线》杂志的主编Chris Anderson提出了”长尾理论”的概念,指出长期以来,人们聚焦头部畅销的20%的产品或服务,而总体量占80%的利基小众产品或者服务却无人问津,互联网改变了这一点,利基市场虽然冷门,但是因为体量巨大,盘活这部分市场累计的收益总和非常可观,Google、亚马逊、网飞均获益匪浅。
2008年,《连线》杂志的第一任主编凯文·凯利基于”长尾理论”提出了”1000个铁粉(1000 true fans)”的说法。
铁粉(true fans,真正的粉丝)被定义为会购买你生产的任何东西的人。
长尾让巨头们从利基市场聚合了更多的用户,加强了话语权,单体创作者,不得不面临被更多压价的命运,很多人选择抱团取暖,但是,如果方向得当,满足前提,利基市场可以让创作者更多的回报。这个前提即寻找到1000名真正的粉丝。
设想一个保守的模型:
如果每个铁粉在你身上每年花费他们一天的工资,哪怕金额更少,只有每年100元,1000铁粉一年也能带来10万收入,对一般人来说,足够生活所需。
然而,真正的难点和最大的挑战在于,你必须设法与这1000个忠实粉丝维持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得益于各种SNS、个人网站产品(换到当下,国内的红绿快抖再加小破站),创作者有可能摆脱中间商的束缚,以小规模、快速、廉价,且简单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复制和传播,而此过程并不需要大量粉丝的支持,依然可以获得收益。
通过与铁粉接触,还可能会收获更多外围的粉丝,进一步扩大受众群。
要摆脱长尾的负面效应,但畅销地位又遥不可及,这个畅销和长尾中间的折中点就可以让你维生,1000个真正的粉丝就是这个折中点。
1000是一个虚数,也并非难以达成。实际的所需粉丝数量可能会因行业或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键是这些粉丝所愿意付出的金额必须可以覆盖相应的生产成本。
原文可搜索“1,000 True Fans”找到。
《长尾理论》是当时红遍全球的畅销书,国内经常提到的“高频打低频”方法论就是这种思路的延伸。
今天发这篇笔记的用意是给自己找一个信心支撑,告诉自己不用太多粉丝也有机会活下去。
愿每个做内容的都能吸引到自己的铁粉,也希望我的铁粉快点被我捡到。
发表回复